
作者个人观点,请勿过分代入!
三个月的假期已流逝三分之二。此刻驻足回望,那些塑造我的片段,如潮水般涌来。
乡土印记:童年与疏离的起点h2
自负的种子,或许在小学时就悄然埋下。那时结识了挚友 J 和 W。我们在村庄的角角落落奔跑嬉戏,那是我记忆中最纯粹的快乐时光。三年级,班里的 同学H 闯入了我的世界。
与H同学:擦痕与渐远的轨迹h3
初识的细节已然模糊,大约始于一次寻常的搭话。母亲每日给我一元零用,我在校门口小卖部买下了当时尚属新奇的摩易擦中性笔——一种笔迹能被摩擦热力抹去的水笔。恰逢三年级开始学英语,校长兼任的英语老师让我们默写26个字母表。H同学是我们小组长。交卷后,她批改出我的一处错误。取回订正时,我灵机一动,用那支摩易擦笔进行了“无痕修改”。H同学当时惊讶的神情,成了我们交流的起点——这是记忆中最早清晰定格的事件。
五年级时,我们关系甚笃。每日午晚放学,结伴归家,一路总有说不完的趣事。最难忘的是寒冬里,放学后我们坚持到小广场旁的桌子旁写作业。冷风刺骨,但那份相伴的暖意足以抵御。然而不知何时起,交流如溪流般悄然减弱。纵使小学六年同窗,初中两年共处,高中一年仍在同一屋檐下,每日相见,无形的距离却越拉越远。或许是成长的必然吧。伴随着成长,我逐渐发觉H同学的可爱,心底悄然萌生好感。与此同时,我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容貌的平凡。这矛盾的心绪,像一层无形的隔膜,让我在她面前愈发退缩,交流也愈发稀少。这,或许正是后续许多变化的肇因,也浇灌了我心中那株自负的幼苗。
与J、W及Q:乡土情谊的褪色h3
与此同时,我与J、W的关系尚可维系。我们时常相聚,后来还加入了Q同学。四人同行,总能在村里挖掘出无穷乐趣。直至初中二年级,联系仍算频繁。然而,乡村教育的匮乏环境,逐渐令J、W、Q在学业上力不从心。加之严苛的体罚制度,彻底浇灭了他们的学习热情。而我,在父母的严苛敦促下,勉强跟上进度。日益繁重的课业,也蚕食着我们共处的时光。初中双休日尚能相聚,但那份无拘无束的快乐已不复存在。进入高中,两周才有的单休,使我们几乎彻底断了交集。我的情感,也随之陷入更深的麻木。

教育迷途:挣扎、坠落与微光h2
为了学业,我似乎剥离了太多情感,这或许间接导致了精神的失衡。又或者,这失衡本就潜伏在我之中,让我总做出格之事。即便重来,我依然不知如何“正确”应对,更不解“正确”本身的意义——我终究无法参透。
小学:懵懂的平淡与喧嚣h3
班级不足三十人。回忆里,那是段既平淡又充满童稚喧嚣的时光。我与N同学是班上最活跃的分子,插话、嬉闹不断。如今想来,孩童的无知无畏,那些“出格”也不过是寻常的喧闹。
初中:冲突的序曲与伤痕h3
记不清是初一还是初二了,一次地理课上,我与老师的意见相左。课上拌嘴,瞬间成为全班焦点。骑虎难下之际,我做出了更激烈的举动,彻底激怒了老师。如今的我,完全无法理解当时的冲动,那段记忆恍如隔世,仿佛不属于自己。此时,精神状态的异常已初露端倪。
初三时,类似风暴再次上演。班级实行奖扣分制。一节政治课上,我帮同学传递物品(似乎是支笔),被老师发现,执意扣分。我认为传递学习用品合情合理,激烈抗议,甚至失控地将手中的笔摔了出去。老师勃然大怒,将我逐出教室。罚站近一节课后,我的物理老师——也是我的二舅——满面怒容地走来,将我拽进办公室。严厉的斥责如冰雹砸下,他将我与“极其优秀”的表哥反复对比。巨大的委屈和痛苦瞬间将我淹没,却无处倾吐——或许,那时已无人可诉了。
高中:巅峰、深渊与救赎h3
高一上学期因疫情几乎居家度过。初三时我异常刻苦,宿舍熄灯后仍打灯苦读,换来300度近视和学业巅峰。在县里最好的高中,我稳居普通班前三。若高考能维持此势,211并非遥不可及。高一下学期分班,我如愿进入重点班,排名35位。然而,班主任守旧古板,观念与我多有龃龉。他尖酸刻薄的谈话,以及频繁致电家长、建议我去看精神科的行为,将我推入自我怀疑的深渊。重点班的强手如林,更不断消磨着我的信心,尤其在数学上。高一尾声,我竟能考出25分的“佳绩”。曾经结识的同学,也渐行渐远。
高二顺理成章退出重点班,在普通班排第十左右。祸不单行,新班主任(兼数学老师)堪称“重量级”。教学敷衍,言语刻薄。简单问题不屑讲,只知布置题目、让学生自批自改。他则在讲台上沉迷《金铲铲之战》、象棋或番茄小说。当我鼓起勇气请教数学难题时,他多半先是一通数落,再含糊讲解几句,便不耐烦地催促离开。久之,我再不愿问他。偏又雪上加霜:一次因宿舍扣分被罚站整日,身心俱疲。物理课上,老师认为我在后排“小动作”过多,前来批评。我辩解动作并不影响上课,争执迅速升级。盛怒之下,我折断手中垫板摔在地上。最终被家长领回,物理老师自此对我实施冷暴力。不知何故,其他老师也纷纷效仿。我彻底被遗忘在角落,承受着难以言喻的压力。高二结束,成绩一落千丈至班级40名左右,本科线岌岌可危。家长、同学、亲戚……质疑声浪排山倒海。我何以至此?尊严被碾得粉碎。高中最后一年,在屈辱中来临。
高三,我遇见了一位贵人——人生中最好的老师。他看到了我内心的伤痕,多次开解我。他甚至允许我在校使用他的笔记本电脑观看“一数”网课。在他的帮助下,成绩渐渐回升。尽管他未必全然理解我的思绪,但他是唯一愿意在百忙中倾听我倾诉的人。这份倾听本身,已是莫大的慰藉。高考时,我的成绩升至班级前十,考取了省内一所公办二本的热门专业。对他,我唯有深深的感激。
余烬与微光:今日之我h2
回望来路,自负的藤蔓如何攀附生长,脉络清晰可见。如今的我,在陌生人面前甚至不敢抬头,怯懦、笨拙。前路未必光明。无数次,我想从这个世界消失,从所有人的记忆中彻底抹去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然而,对死亡的恐惧将我拽回——亲人的悲痛,丧事的耗费,都是沉重的枷锁。梦中,我已无数次经历那彻底的解脱。醒来,不过是又一次对现实的逃避……
写至此处,心中郁结稍舒。感谢你读到这里,希望未曾扰乱你的心绪。
总 2307 词 —— 2025年8月10日 初稿
2025年8月18日 第一次修改
于 macOS Sequoia 15.5 | Typora 编辑